內毒素測定儀是一種基于生物化學反應的實驗室設備,專門用于檢測和定量分析樣品中的細菌內毒素(熱原)含量。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模擬鱟血細胞對內毒素的特異性反應,實現高靈敏度、高準確性的檢測,廣泛應用于醫藥、生物制品、醫療器械及環境監測等領域。
一、原理
內毒素測定儀的核心原理基于鱟試驗或凝膠法,具體過程如下:
特異性反應:
鱟血細胞中的凝固酶原與內毒素發生特異性結合。當內毒素濃度達到閾值時,凝固酶原被激活為凝固酶,促使反應體系中的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,最終形成肉眼可見的凝膠。
定量分析:
凝集反應法:通過測量凝膠形成的時間和程度(如凝膠的堅固性、移動速度),定量計算樣品中的內毒素含量。
光學信號法:利用分光光度計等光學設備,檢測反應體系中的透光率變化,間接推算內毒素濃度。
二、特點
多通道檢測:
支持10個獨立檢測通道,可同步檢測多批次樣本。
自動化與智能化:
內置高精度晶振計時模塊和聲光報警功能,避免操作延誤。
支持自動生成檢測報告、數據存儲和追溯,便于質量管理和合規審核。
操作簡便:
界面友好,減少員工培訓成本,降低人為誤差。
維護便捷:
設備易于清潔、維護和保養,減少因故障導致的檢測中斷。
三、應用領域
醫藥行業:
藥品檢測:確保注射劑、疫苗、血液制品、血清的內毒素水平低于安全限值。
生產監控:對制藥企業中間產品進行細菌內毒素污染多點監測,保障最終產品質量。
原料控制:檢測細胞培養基、血清、酶制劑等生物原料的內毒素,避免污染影響細胞生長。
醫療器械:
檢測輸血、輸液器具及植入性醫療器具的內毒素污染,防止引發患者發熱或炎癥反應。
臨床診斷:
檢測患者血液、尿液、腹水、腦脊液等體液中的內毒素水平,輔助診斷革蘭氏陰性菌感染(如敗血癥),提升診斷準確率。
生物制品:
篩查疫苗原液中的宿主細胞殘留內毒素,避免接種者發熱反應。
檢測蛋白、質粒等分子生物學產品的內毒素,確保其安全性。
環境監測:
評估水體、土壤中的內毒素污染,保護生態環境安全。
其他領域:
食品工業:檢測食品中的內毒素含量,確保食品安全。
化妝品檢測:確保產品不含有害內毒素,保障消費者健康。